平顶山:“1+9+N”体系,擦亮招商“金字招牌”
12月21日,记者从平顶山市商务局获悉,今年该市招商引资工作稳中向好、持续提升、亮点纷呈,1-10月份,累计实际到位省外资金534.5亿元,同比增长3.67%,完成省定年度目标的83.8%。
今年以来,平顶山紧紧围绕“一主两优四新多支撑”先进制造业新体系和“四城四区”建设目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各级领导带头“走出去”积极对接、洽谈、引进项目,热情邀请客商参观考察。
完善机制,“一号工程”加快推进。平顶山市构建了完备的“1+9+N”的招商体系,“1”为市招商选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长担任组长,相关领域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统筹全市招商工作;“9”为主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工业项目、文化旅游和现代物流及电子商务项目、基金项目等9个精准招商工作组;“N”为若干县(市,区)派驻各地的招商分局(基地),推动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指挥、行业部门精准招商、招商小分队兵强马壮、尽锐出征的招商格局。今年以来,全市共设立驻地招商小分队(基地)66个,外出466批次,对接考察企业2069家,先后引进了福建恒申集团投资15亿元的年产10万吨尼龙6民用丝二期工程项目、佛山华博润有限公司投资9亿元的聚氨酯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
明晰线路,“四张图谱”做优做强。近年来,平顶山市创新提出“绘制‘四张图谱’(产业链图谱、企业分布图谱、核心技术图谱、市场分布图谱)”,为招商引资工作明确方向、找准路径。该市对照尼龙产业图谱,引进聚氨酯、尼龙6民用丝、印染中心等项目40个,总投资达281.5亿元,加快构建了煤炭开采—炼焦—盐化—尼龙—工业丝—纺织—印染—服装清晰的产业链。此外,舞钢市绘制了特钢及装备制造产业、纺织产业和旅游产业图谱,郏县绘制了医用制品、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四张图谱”……各县(市、区)分别围绕主导产业绘制“四张图谱”,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招商。
对接客商,“四个拜访”成果显著。今年以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走出去”,先后赴江苏、上海、重庆、长沙等地拜访对接企业,与恒申集团、巨人集团、世邦集团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与中南大学签订《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赴北京、广州、上海、无锡等地拜访对接企业,与格力电器、倚锋资本达成合作意向,并与中国电力国际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签订合作协议。
锚定目标,“精准招商”全面铺开。今年1-11月,在持续深化“四张图谱”运用的基础上,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共带队外出招商121次,共派出招商小分队460余批次,签约项目150余个、总投资320余亿元。其中,新华区引进了总投资7.1亿元日产100万支高倍率锂电池生产线、光通信及光电产销一体化等项目,卫东区引进了投资20亿元的北部山体生态修复暨文化休闲区项目,高新区引进了投资6亿元的中合正信智慧城项目……
统筹布局,“延链补链”初见成效。各县(市、区)围绕主导产业,认真梳理产业链优势环节、薄弱环节、缺失环节、重点配套环节,以“延链强链补链”为导向,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前十一个月,各县(市、区)围绕主导产业引进项目288个、总投资1152.37亿元,其中舞钢市引进了中铁物总废钢加工基地项目,宝丰县引进了高纯半导体石墨新材料项目,鲁山县引进了恒海集团电气动力谷项目,叶县引进了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项目等一批延链强链补链项目,有效推动了产业招商规模、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做优环境,“高地建设”走深走实。平顶山针对项目报批中存在的“门难进”“路不熟”“来回跑”等现象,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招商引资签约落户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并将其作为全市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认真抓实抓好。同时,该市进一步做好“三个延伸”,即:从代办简单业务向代办复杂业务延伸,从代办企业开办阶段业务向代办企业运营阶段业务延伸,从代办企业行政许可“浅水区”业务向企业行政许可“深水区”业务延伸,进一步拓宽了服务投资客商的渠道和覆盖面,有效提升了服务效能。截至今年11月份,全市共受理并办结各类代办事项2080件,办结率100%。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