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相约 赴一场文化盛宴——《宝丰诗词大会》第五季复赛现场速写

来源:平顶山融媒  |   时间:2021-11-28  |   浏览次数:

“诗成笑傲凌沧洲。”不知不觉中,《宝丰诗词大会》已伴随每位诗词爱好者走到了第五季。11月27日至2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位诗友再次相聚在这个诗意盎然的千年古县,斗诗会友、切磋诗艺。

微信图片_20211128172819.jpg

比赛现场,首先上场也是第二次参加《宝丰诗词大会》的选手李丹凤表达了自己“回家了的感受”,她沉着冷静、轻松应对,一口气答对了所有的题目,顺利通关。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年仅8岁身着汉服的“小小少年”来丁丁是本次大会年龄最小的选手。只见他气定神闲、稳把节奏,回答题目时挥舞衣袖,俨然一位广博世面、年小而志高的少年“诗覇”,却自谦“只是浩瀚星空中的一粒尘埃”,当稍有疏忽时当场吟出“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的感慨,惹得全场都竖起了大拇指。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连续参加了三次《宝丰诗词大会》的北京小姑娘鞠昕桐再次“卷土重来”。前两次的成绩并不是很满意的她希望今年“更上一层楼”,她不卑不亢、底气十足的回答被主考官奉为“最标准的答案”。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来自北京的杨真多次参加全国各地诗词大会类节目,他说:“《宝丰诗词大会》就是我心中的那轮明月,高手最多、题目最难,激我上进、励我攀登。”

“腹有诗书气自华。”本地的几位诗友都有着不凡的表现。来自宝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郭敬伟,在自我介绍时不失时机地为宝丰的国家非遗项目做起了宣传——汝瓷文化、说唱文化、宝丰酒文化……让诗友们落笔赋诗的同时领略了千年古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非遗的魅力。来自宝丰二高的王果和为民路小学的胡世隽,同为美术老师,把对美的理解融入诗词,以“诗酒趁年华”的激昂对答如流,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三人都成功晋级24强,赢得了诗友的赞叹和掌声。

微信图片_20211128172942.jpg

挖掘诗词背后的故事、诗与人的关系,让诗词内涵真切地跟当下生活产生关联、跟每一个人产生关联,也是诗词大会举办者的初心。本次诗词大会的两位评委,都来自河南大学文学院,一位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河南大学副教授陈丽丽,一位是南开大学博士、河南大学讲师郑学。他们博学多才、风趣幽默的讲解,令现场观众和诗友们一次次陷入沉浸式体验,禁不住感慨“生活很美好、诗词很美好!”

“诗词已清绝,佳境亦可寻。”五年来,《宝丰诗词大会》亦如一个玲珑诗童不断成长。本季诗词大会,除了港、澳、台和新疆地区,其它省份都有参与者,达到27000人之多。一众诗友亦如多年挚友,以“洛阳好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心境坚守着对诗词的热爱、对《宝丰诗词大会》的向往。

(来源:宝丰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邱晨雨 记者: 通讯员: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