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党建联合体奏响乡村“振兴曲”

来源:平顶山融媒  |   时间:2022-04-20  |   浏览次数:

微信截图_20220419185844.png

今年以来,宝丰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主动“思维破冰”,创新求变、转换思路,以“融合赋能”党建新思维构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格局。

马川新村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安置试点村。如何让移民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近几年,宝丰县委、县政府把珍稀菌产业作为移民村的主导产业,强化党建融合理念,成立由县主要领导牵头的党建联合体,将行业部门负责人,涉及珍稀菌种植的乡村两级带头人、种植大户等纳入进来。

在这个党建联合体中,宝丰县农科所认领了技术服务这张清单,通过各种方式聚合珍稀菌研究的院士专家和乡土人才,为融合体提供技术指导。

珍稀菌产业党建联合体以弘亚菌业和源泉农业为龙头,采取“党委+支部”的形式,通过党建引领,使资金、人才、项目等各种要素向产业聚合,建立资源、需求、问题“三张清单”,强化组织、供需、服务“三个对接”,按照各方职能,认领帮扶项目、认领服务岗位、认领帮解难题,真正把资源用到刀刃上。

融合党建,让支部找到了发展的道路、集体找到了发展的思路,群众找到了致富的门路,切实做到乡村振兴需要什么、党建工作就提供什么,真正把党建融合的“红色资源”转化成为乡村振兴的“红色能量”。

走进马川新村的珍稀菌产业园,道路笔直通畅,处处绿意盎然。一筐筐新鲜采摘的羊肚菌、滑子菇、大球盖菇、白玉菇正在进行筛选包装。

目前,以党建联合体为主导,全县形成了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整体提升的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新格局。宝丰县依托珍稀菌产业园,已辐射带动闹店、石桥、肖旗、商酒务、张八桥等9个乡镇发展珍稀菌种植,建设多种规格的种植大棚2000座,羊肚菌、赤松茸种植面积达2300亩,配套建设了日生产能力10万袋标准化工厂2家,日处理鲜菇3吨的烘干车间8个,带动就业3000余人,年产值1.5亿元,形成了党建融合下的“形合”“心合”“产业合”的“三合”蓬勃发展局面。

截至目前,宝丰县已建成33个党建联合体,构建了跨区域、跨层级、跨行业、跨产业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组织体系,这些联合体已成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抓手,让产业更旺、乡村更美。


编辑:王亚亭 记者:袁松柳 杨红伟 通讯员: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