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
今天,记者从统计局了解到,1至6月份,全市规上工业累计增长7.2%,居全省第4位,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8和1.8个百分点,显示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正在增强,充分发挥了经济“顶梁柱”和“压舱石”的作用。
据了解,经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5.3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4.7%,居全省第3位,增速比全国(2.5%)、全省(3.1%)分别高出2.2和1.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81.07亿元,同比增长6.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1%,其中工业贡献率为49.7%。
上半年,快速回升的装备制造业在我市工业体系中的支撑作用发挥得比较明显。从工业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长12.2%,快于规上工业5.0个百分点,贡献率为90.4%,拉动全市工业增长6.5个百分点。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0%。重点行业带动明显,39个行业大类中29个行业生产保持增长,增长面达到74.4%。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2.0%,占全市工业比重8.3%,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9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17.4%,占比为5.2%,拉动全市工业增长0.9个百分点。
以河南平煤神马聚碳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增入库规上工业企业,为上半年我市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经济平稳运行贡献了“新生代企业”力量。上半年,全市规上单位累计入库132家,比去年同期增加68家,同比增长106.3%。其中,全市新增入库规上工业企业30家,新增企业生产增长较快,对全市贡献率达到11.9%,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3个百分点,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
近年来,我市工信系统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行动,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全市有39家企业进入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名单。截至目前,全市已有“专精特新”企业61家,其中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9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家、重点“小巨人”企业1家。
企业运转起来,产业发展才有活力。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精准发力,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推动企业达产达效,取得显著成效。实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推动疫情防控与企业生产双线嵌合,分级分行业建立“四保”企业(项目)白名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小型企业快速成长有力支撑了工业稳增长。上半年,全市中小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高出规上工业3.6个百分点,贡献率为83.6%,拉动全市工业增长6.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