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高四着力”】郏县:打造医疗器械产业链 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

来源: 记者:闫新磊 张超峰 韩婕 编辑: 通讯员: 时间:2025-09-16 浏览次数:

主要内容 :

      

近年来,郏县以圣光集团、立科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两大龙头企业为核心,整合资源、集聚优势,促进产业链项目的集中布局,打造高端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研发孵化基地和有区域影响力的医药产业集群。

平顶山广播电视台记者  韩婕: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郏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我身后是河南立科达医疗用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净化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对一批即将出厂的新型医疗器械低温凝切刀进行最后的检验。现在我手中拿的这支像钢笔的小家伙,你可能想不到,其实是一把手术刀,别看它个头小,能量却大得惊人。

河南立科达医疗用品科技有限公司质量部经理  高艳:这个尖端能释放出高频电压电流,5至10瓦低功率就能完成切割和凝血,这是咱们国内首创。

低功率意味着更小的热损伤,患者少受罪。长期以来,手术电极低温技术被国外垄断,立科达同类产品不仅性能优越,而且价格远低于同类进口产品。

河南立科达医疗用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梁春艳:首创的“低温、冷凝”的技术路线,不仅填补了国内临床医学的空白,自主研发的冷凝消融刀、低温凝切刀等,成功进驻全国1000余家医疗机构。

平顶山广播电视台记者  韩婕:与立科达相距仅两公里距离的圣光医用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康复器械、保健器械等方面精耕细作,其输注类产品产能和市场影响力,稳居全国同行业龙头;拥有200多个品规系列产品,产品畅销国内30多个省市及英国、美国、德国、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形象地誉为“全球注射器大王”。

圣光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孟海涛:目前,通过全球先进的输出类自动化生产设备,现已实现从传统手工生产到全自动化生产的飞跃,输注类日产能从100万支提升至200万支,注射类日产能从200万支提升至日产400万支,大大提升企业在细分领域的竞争力。未来,企业将持续深耕输注领域,打造输注类产品的核心供应基地。

作为农业大县的郏县,近年来,以圣光集团、立科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两大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德客达、大德广等医疗制品企业为带动,整合资源、集聚优势,打造高端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研发孵化基地和有区域影响力的医药产业集群。2024年,全县医药企业生产总值近10亿元。

平顶山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任战友:平顶山市将生物医药产业纳入12条重点制造业产业链攻坚突破,健全完善项目谋划、洽谈、落地等一揽子机制,持续推动龙头企业智改数转、提级扩能,持续推进生物医药产业,从“单点引领”向“链式生态”转型。截至目前,全市现有生物医药重点生产企业16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为推动中心城区“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提供了有力支撑。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