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我市产业转型:从“一煤独大”到“多点支撑”

来源: 记者: 编辑: 通讯员: 时间:2025-10-21 浏览次数:

主要内容 :

      

从传统“煤城”到现代化工业新城,我市以“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为战略目标,在“十四五”期间书写了一份亮眼的经济答卷。五年间,我市坚持“创新引领、‘两城’带动、项目支撑、绿色转型”的发展路径,在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科技创新等方面上持续发力,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十四五”期间,我市彻底打破“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构建起“7大产业集群、12条重点产业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尼龙城的转型实践堪称典范。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里,昔日的煤炭经多道工序转化为尼龙66切片,再加工成工业丝、帘子布等高端产品。2024年,全市尼龙新材料产能突破300万吨,尼龙66工业丝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37%。如今,中国尼龙城已汇聚企业项目200余个,尼龙66盐、切片产能稳居亚洲榜首。

在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河南电子半导体产业园内,8英寸碳化硅单晶生产线正加紧调试。这项技术填补了河南省空白,高纯碳化硅粉体产能已跃居全国第一。在新能源领域,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能源装机达550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的比重达5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我市以“两城”建设为引擎,推动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与升级。中国尼龙城和白龟湖科创新城如同两台强劲的发动机,带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尼龙城在“十四五”期间实施重点项目71个,完成投资超100亿元。白龟湖科创新城则从“一张蓝图”到“形象初显”,落地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尧山实验室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2个。

“十四五”期间,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7群12链”加速成势,中国尼龙城产值突破千亿,尼龙新材料、新型电力装备和高纯碳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省先进制造业和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被中国炭素行业协会授予“特炭之都”称号。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获国务院督查激励。2024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417.79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22.57%,创建成为河南省枢纽经济先行区。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