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2021:我市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1年,我市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创新体制、壮大主体、引育人才,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截至年底,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92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8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9家。
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能源领域是主战场,电力系统是主力军。目前,电力系统中的开关设备均大量使用六氟化硫气体,而六氟化硫气体是严重的温室效应气体,是二氧化碳的23900倍,采用真空技术的环保开关可以彻底解决六氟化硫使用问题,是开关设备实现“零碳”的核心关键装备。今年,平高集团“252千伏真空灭弧室及真空断路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入省一流课题备选项目。
2021年,我市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创设一流创新制度、厚植一流创新文化。
我市着力完善科技创新“1+N”政策体系,出台了《平顶山市创新人才价值实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平顶山市科技揭榜挂帅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实施意见》等科技政策,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
我市持续推动首席科技服务员工作,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2021年选派市、县两级科技管理部门的153名工作人员担任首席科技服务员,前三季度共服务企业900余家(次),征集创新需求2914条,已解决2900条;组织科技型企业融资路演暨银企对接,促使15家金融机构与全市197家科技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授信额度42.61亿元,投放额度22.85亿元。
我市建立完善了“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努力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培育一流创新主体。
创新主体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我市盯住“领头羊”、瞄准“成长型”、发掘“独角兽”、关注“潜力股”,推动创新主体数量大幅度提升。2021年,全市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的企业达484家,同比增长69%;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9家,同比增长38%,总数达到219家。
借助创新力量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平顶山经验”成功“出圈”,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在全国推广。
人才是创新的根本。2021年,我市全面开展科技合作,创新柔性引才政策,为加快建设“四城四区”蓄势聚力。
我市建立动态重大科研项目库,2021年已入库“一主两优四新多支撑”制造业产业体系重大研发项目40余项。我市先后与中科院理化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联姻”,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技合作。我市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引育体系,打造以高层次人才为“旗舰”、“归根”人才为“航母”、本土人才为“千帆”的新时代人才“联合舰队”。
一手抓人才引进,一手抓人才培育。2021年,我市认定259人为市拔尖人才;开展“1+10求才寻才大行动”,联合省内10所大学,选拔一批优秀学子,重点跟踪培养;在全省率先开展“归根”人才助力家乡工作;选派197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科技示范典型培育等工作;以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抓实乡土实用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