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鹰城”2021年度人物:汪振波

来源:平顶山融媒  |   时间:2022-03-08  |   浏览次数:

“感动鹰城”2021年度人物今天为您介绍舍生忘死,在火海中救援转移群众的市消防救援支队石龙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汪振波的事迹。

  参加灭火救援5000余次,抢救被困人员1300余人,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这是平顶山消防救援支队石龙区大队大队长汪振波入队20年来交出的答卷。无数次面对熊熊烈焰,他总是义无返顾,是刀山敢上的救援“尖兵”。

  采访中,汪振波左手食指上的4条1厘米多长的伤疤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图片12.png

  汪振波说:“在救援抢险现场,我们右手要做战术动作,有危险只能用左手去挡。这可能就是左手食指受伤多的原因吧!”

  2017年,一居民家中失火,在救出一名男子后得知屋里还有一名十几岁的少年。这时汪振波的空气呼吸器已经报警,只能支持5分钟了,而在救援的高强度运动中远远达不到这个时间。他没有犹豫,带领两个队员再次冲进火场。

  汪振波说:“强光手电也只能照几十厘米,一点一点摸。各个卧室、厨卫都找遍了,没找到,很着急。最后在阳台找到。一把拖住人就往外冲,出门的时候把灭火的队员撞倒了也不知道。”

  空气呼吸器的气体已经耗尽,他是冒着缺氧窒息、憋气昏倒的危险完成救援的。

 图片13.png

  2020年,一仓库发生火灾。他抵近侦察后带队冲进火场,救出7名群众。在30个小时的灭火战斗中,他多次带领强攻灭火小组,阻断火势蔓延,最终转移被困群众20余人,保护了紧邻的民房、仓库、加气站。

  虽然经历过多次生死考验,但又有火情险情发生时,他还是毫不犹豫,冲锋在前。

  2021年7月20日,石龙区突降暴雨,一小区百余名群众被困楼内。他和队员们用大锤凿墙,手指钝破也全然不顾,半个小时就排除了险情。当天,他带领队员连续出警16次,转战现场10余处,疏散、转移、抢救被困群众200余人。感此及彼,他第二天就递上请战书,到我省暴雨中心去,虽因工作未能成行,却成为“7.20”洪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协调中心的一名线上救援指挥者,并作出突出成绩,受到诸多单位和群众的高度赞誉。

编辑:赵萌萌 记者: 通讯员: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