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引领者
2019年11月,带领干部群众对郭湾村进行人居环境改造,历时一年,整修大街小巷,打通断头路,建设游园、广场8处,种植花草树木近5000棵,使昔日的小乡村实现美丽蝶变。他,就是政协委员郭化一。
听说,前营乡郭湾村成了乡村游网红打卡地。怀着好奇之心,笔者驱车前往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
走进村子,只见秋日不太热烈的阳光下,一条条水泥路干净整洁,道旁绿植养眼,青瓦白墙随处可见,院内鲜花盛开,花草与墙画相映成趣,三四处停车场中车辆停放有序。共享菜园里红椒垂挂、紫茄喜人,洋溢着生机和希望;小游园桂香弥漫、趣意盎然,处处欢声笑语。农家院内环境清幽,景色别致,废弃的石缸、石磨等老旧物件点缀成景,让人乡愁萌动。
走在如画般的村子里,徜徉在沁人心脾的香气中,只感到岁月静好,人间值得。一路上,每到一处,笔者几个就忍不住拿起手机拍照打卡留念。村党支部书记郭化一看到笔者到来,热情地和我们握手,如数家珍般的给我们讲述该村人居环境的“前世今生”。
“你们看这个院子,以前可是全村最脏的地方。”郭化一指着面前的一处古朴美丽的院落说,“这里曾是一处破败不堪的土坯房,村民们习惯了将家中的生活垃圾倾倒在土坯房附近,时间一长,这里就成了垃圾场,一到夏天,臭气熏天,成了大家避而远之的地方。”
路上不时见到来往的村民,有的会跟笔者微笑打个招呼,有的会主动过来跟笔者攀谈。
“以前村里就一条不长的主路,不仅狭窄,还要拐上几个弯。其余的小路大多是‘断头路’,大家出来进去不顺当。”回忆起过往,57岁的村民郭宝周一语道出了乡亲们的窘境。
“100来米长的过道里,最窄的地方只能过一辆架子车,房屋翻修不成,连地里的庄稼也拉不回来,因为这条路,俺和邻居没少生气。”住在村里一处“断头路”后面的村民李巧红说。
“俺们村夹在两道岭中间,地势低洼,群众建房都往高处建,房屋建得错综复杂,道路自然修不直。”郭化一说,“以前这个矛盾并不突出,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村民们购置的大型农机和车辆增多,大家对村里弯路、‘断头路’的意见越来越大。”
多年来,郭湾村人居环境的脏乱差,村里的交通不便一直是郭化一的心病。
乘着全县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这股东风,他横下决心要使郭湾村来一个巨变。他多次跟乡党委汇报,并在乡党委的帮助下,请专人对郭湾村的人居环境进行了设计规划。
在人居环境整治中,郭化一想了许多办法,多次组织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到宝丰县有名的美丽乡村王堂村、皂角树村等地参观学习,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动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并发动全村23户党员带头示范。
思想统一了,认识一致了,上级的扶持资金到位了,项目也争取来了,可到了真干的时候,“拦路虎”又出来了。
村里有条“断头路”的尽头是老郭家的房子和菜园。很早村里曾动过修通这条路的念头,但是老郭家死活不愿搬走,最后不了了之。
这次修路,老郭家因为担心自家经济受损,不愿意搬走。郭化一上门劝说时受了不少委屈,家人知道后都劝他不要修这条路了。
“路修通了,大伙的心气儿才能顺。咱当干部的图个啥,不就是图给老百姓干点事儿嘛。”郭化一耐心说服家人和村干部。
之后,郭化一每天都要去做老郭家的思想工作,还动员村里的党员干部、有威望的老人,找来老郭家的亲朋好友去游说。慢慢地,老郭家的思想转变了,理解了村改造人居环境的意义,最后配合村里腾出了自家的院子,路打通了。
“化一,你们也别再往俺家跑着做工作了。理大于情,为了村里发展,我同意把老房子拆了修路!”看到村“两委”干部这家走、那家串做思想工作,71岁的村民郭金斗也主动拆除了自己的老宅。
在郭化一带领下,郭湾村上下一心,大干苦干十几个月,使郭湾村的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两条5米宽的主路贯穿整个村子,辅路也拓宽到4.5米,大街小巷四通八达,干净整洁。共修建水泥路3549米,柏油路989米,小游园6处,文化广场2处,种植竹子1500多颗,各类花草3000多株,修建村史馆和文化书屋各一处。郭湾村实现了由“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到美丽乡村的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