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新闻多一点|红旗渠精神永在!
来源: |
时间:2022-10-30 |
浏览次数:
10月28日上午
习近平总书记
来到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展馆
依次参观了“千年旱魔,世代抗争”
“红旗引领,创造奇迹”
“英雄人民,太行丰碑”
“山河巨变,实现梦想”
“继往开来,精神永恒”等展览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
在青年洞强调
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
永远震撼人心
红旗渠精神永在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新闻多一点|红旗渠精神永在!
红旗渠——
上世纪60年代
当地人民为解决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
在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水利工程
全长1500公里
被称为“人工天河”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新闻多一点|红旗渠精神永在!
林县(今林州市)
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
山多水少
缺水是千百年来最深、最痛的记忆
在县志上
“大旱、连旱、凶旱、亢旱”等字眼频现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林县的缺水问题
1960年2月,林县人民在县委领导下
拉开了“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序幕
历时近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
终于在1969年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
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新闻多一点|红旗渠精神永在!
红旗渠的建成
形成了引、蓄、灌、提相结合的水利网
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新闻多一点|红旗渠精神永在!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
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
林县人民没有工具自己制
没有石灰自己烧
没有炸药自己造
红旗渠就是纪念碑
记载了林县人
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编辑:
记者:
通讯员: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