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白事不办 红事简办 鲁山县辛集乡新风扑面来
4月15日,在鲁山县辛集乡辛集村村部,记者打开办公桌上一本红白事报备台账,只见上面详细记录着村民自觉报备的待客事项。
“我们村白事不办、红事简办的风俗八九年前就开始了,如今已形成了规矩,特别是去年6月乡村大食堂建成后,村民更加自觉了。”辛集村党支部书记李红彬说。
在鲁山县农村,一个村庄数百农户基本上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乡里乡亲,每逢红白大事,大家伙儿互帮互助已成传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红白事的“份子钱”也水涨船高,不少农户不得不“你来我往”还“人情债”,礼金成了农村家庭的沉重负担。
“我们村早年间也是红白事大操大办成风。2016年前后,村里提出白事不办、红事简办后,党员干部率先带头,经过八九年来的坚持,如今已被村民普遍接受。”李红彬说。
据李红彬介绍,辛集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遇到哪家有白事时,由村“两委”干部出面举行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并替主家公开宣布不收受乡邻和亲戚的“礼金”,五七、一周年、三周年也不收礼待客。逝者入土为安后,主家安排前来帮忙的人每人一份大锅菜,配馒头或米饭就算完事。
参考目前的农村经济状况,辛集村的红事待客标准是500元一桌。“一般的饭店都是小桌子,只能坐7个人,说实话现在生活条件好,桌上的东西10个人也吃不完,所以我们乡村大食堂专门订购的是10人台的大桌子,以便替主家节约开支。”李红彬说。
辛集村的乡村大食堂是村集体经济项目,经营食堂的成本较低。“我们一桌500元的标准,饭菜质量、分量与其他饭店600元左右的不相上下,因此村民很乐意来大食堂待客。而在村里待客,大家伙也能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李红彬说。
“在辛集村的影响和带动下,附近的史庄村、漫流村、高村、郝村等几个村庄也开始效仿。目前,我们乡36个行政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辛集乡党委书记范景可说。